我常到景区转悠,顺便听听其他导游是如何讲解的,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但也发现许多导游讲解空洞无物、牵强附会,甚至哗众取宠。联想到在平时与其他导游闲聊时,或者在导游培训过程中,常有导游说带团中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讲什么。特别是带大团时,导游手持麦克风站在车首,常常因为冷场而倍感尴尬,有时候为了避免冷场,只能东拉西扯,穷于应付。这就引出了导游在带团讲解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它固然与讲解技巧有关,但的是反映出许多导游讲解内容的贫乏以及对讲解场合、方式、深度的困惑。为此,我从自己20余年的导游工作实践以及所见所感中,总结出些许经验,盼与同行探讨。
首先,常规讲解应以规范或大众化讲解为基础。
导游讲解不应众口一词或千篇一律,应允许导游有一定程度的发挥,但必须建立在史实、事实、真实的基础上,即应以那些规范的、大众化的、为人们普遍认可的知识与认识为讲解的基本内容。具体说来,导游的常规讲解应遵循“三重三忌”,即重史实,忌谣传;重事实,忌臆造;重规范,忌自创。
以桂林伏波山公园的千人锅为例,导游应该向游客讲述它铸造的年代、背景及历史变迁,但有些导游对此简单带过,却从锅底存在的轻微破损任意发挥,说它象征了改革开放打破大锅饭,实为不妥。又比如,中国地名、城市名的英文翻译以汉语拼音为准已成共识,导游就不应该仍称北京为Peking;同样,中国人名字的英文发音应按中国的方式先姓后名,而不应就着欧美人的习惯先名后姓。
其次,在常规讲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
常规讲解是大众化的东西,导游应该在此基础上融合自己对讲解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并根据沿途风物及目的地景区的特征,动态地把握讲解时机与内容,从而形成自己的讲解风格。
比如,什么内容该车上讲,什么内容该到现场实地讲解,这就取决于导游对目的地景区的认识与熟悉程度以及游览时间、线路的安排,如果因为担心车上无话可说而把实地讲解部分搬到车上,游客就会感觉云里雾里,而导游本人也会觉得不是滋味。其实车上或沿途讲解的东西可以很多,就看导游平时的知识积累和细心观察,比如桂林的两江四湖如此美丽,由此及彼,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谈到桂林的环境保护以及新旧桂林的对比。全国许多城市都有中山路,与之相关的内容就包括孙中山先生生平与历史地位、国共合作、台海现状以及我国的和平统一政策等。
最后,就讲解内容而言,应深浅得当,长短适宜,松弛有度。
这里同样有“三忌”:忌炫耀,忌为讲解而讲解,忌滔滔不绝。三者之间又相互关联。
针对不同游客决定不同讲解内容,忌炫耀自己。有些导游因为对某类事件有过亲身经历,或者对某个话题、知识点较有研究,常有意无意地把讲解转到相关内容并任意发挥、无限展开,全然不顾游客的反应,不管游客是否能听懂或是否有兴趣,这其实是对游客不尊重的表现。因此,导游讲解应以游客听得懂为前提,以游客感兴趣的健康话题为主要内容。
2.有所讲有所不讲,忌为讲解而讲解。曾经听过一个极端的例子,有导游在前往景区的车上把景区景点的相关内容重复讲了两遍,这样,他就更像是一部录放机而非导游,游客的感受可想而知。另外一个例子,有导游在带一个非犹太裔的美国团队时,不存在任何引子,也没有任何过渡,突然讲起了二战时中国如何暗中救助深受德国法西斯迫害的犹太人的故事。这种跳跃性的讲解想来是很难引起游客共鸣的。因此,当实在无话可说时,宁可不说,也要避免篇首所述为了避免冷场而东拉西扯、东拼西凑的现象。当然,送完团后,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倍努力,尽快充实自己的讲解内容,提高自己的讲解质量。
3.给予游客思考的空间与消化知识的时间,忌讲解滔滔不绝。这有如国画的留白,可以是天,可以是水,也可以是云雾,不用着墨,却自成妙境。对导游的讲解,不同游客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一样,但都需要一个消化和加深印象的过程。同时,游览和旅途中有导游讲解所不能及的许多现象、景致及氛围,游客需要自己去发现、去感受、去体会。这些都是对导游讲解中“留白”的客观要求。还有一点,可能许多导游自认讲解很累,殊不知游客听起来也并不轻松,如果导游所讲并非游客感兴趣的内容,或者导游存在语言缺陷,比如浓重乡音或外语口语的语音语调缺陷,游客听起来就更累了。这种情况下,不妨把留白视作对游客的一种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