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讲结构中 导入和新授是大家着重准备的部分,但也不能忽略作业布置这样一个环节,作业是师生共同耕耘缔结的劳动果实,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渠道,所以作业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作业的布置,是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育机智的综合体现,它的难度和容量直接对学生的学习发生着影响,教师设计作业一定要全面思考、精心设计,不能草草了事。
一、教师布置作业要遵循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作业的布置应有目的性,要让学生通过作业既能巩固课堂学习知识,完善知识系统,又能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针对性原则
作业的布置既要紧扣教学目标,较好地体现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又要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目的地进行设计。太难会让学生无从下手,丧失学习兴趣,太容易则不能达到教学要求,都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3.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自制力还比较薄弱阶段的学生,以新颖活泼的形式呈现作业,可以让学生“胃口大开”,变“不做”为“要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层次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作业的布置要体现层次性。作业的布置,如果能做到“优等生吃得精,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饱”是最好的一种状态。
5.灵活性原则
作业的形式要新颖灵活、不拘一格。除了传统的手写作业外,应适当地运用口头练习(复述、讲故事等)、表演练习(小品、话剧)、实际操作(课外实验、观察、测量、制作)等多种作业形式。
6.开放性原则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大部分作业的内容应该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学生在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和实践,作业答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二、作业布置的要求
1.变封闭性作业为开放性作业,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开放性作业是指突破书本狭小知识范围的限制而布置的作业。这种类型的作业没有统一的答案,不能单靠机械性记忆来完成,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自我发挥空间,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实现开拓学生思维的教学目标。
2.变规范、统一的作业为自主的、个性化的作业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个人差异和个性特长而言的,作业内容的设计、形式的要求可以给学生留下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在作业的进行过程中找到成就感和自豪感。
3.变独立完成的作业为合作完成的作业
新课程标准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应该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在作业的布置中也应有所体现。学生面临的开放性、探究性作业越来越多,往往不是靠一个人的思维就能完成的,所以需要与他人合作,当然,合作并不一定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还可以有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
三、作业布置技能的注意事项
1.在试讲中,并不要求考生必须布置作业。
做好结课即结束试讲也是可以的,所以在此提醒各位考生,可以根据试讲内容来确定需不需要布置作业,不能为了布置作业而布置。如果一定要布置作业的话,建议可以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但是一定要仅仅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达到知识巩固和思维能力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
2.教师资格面试教案设计是要求上交的。
虽然试讲中对作业布置没有统一的要求,但是教案设计因为是一课时或者一个课题的内容,所以在教案设计上必须包含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