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教师招聘   /  专业基础   /  语文   /  关于现代文阅读中说明文阅读的几点建议

关于现代文阅读中说明文阅读的几点建议

来源:师大教科文     2019-06-27
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无论哪一学段,阅读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所占分值也比较大,是对考生阅读、理解、归纳、总结、鉴赏、语言表达等能力的综合考查。而且所给出的文本都有一定的篇幅长度以及相应的难度,需要较多的时间去阅读、分析、做题。但在紧张、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如何能快速、准确的理解文章,抓对关键,拿到高分,就成为考生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无论哪一学段,阅读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所占分值也比较大,是对考生阅读、理解、归纳、总结、鉴赏、语言表达等能力的综合考查。而且所给出的文本都有一定的篇幅长度以及相应的难度,需要较多的时间去阅读、分析、做题。但在紧张、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如何能快速、准确的理解文章,抓对关键,拿到高分,就成为考生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部分,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儿——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其中,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的有三大类文章——文学类、论述类以及实用类,而在实用类文章中考查频率最高的就是说明文。因此,本文主要就现代文阅读中的说明文阅读来进行分析。

一、考试题型

在语文考试中,对阅读理解的考查,无外乎两种题型:主观题与客观题。(适用于任何一类文章)可能单考主观题或者客观题,也可能二者结合。说明文阅读也不例外。

二、文章类型

说明文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1.说物(说明某一事物)

2.说理(阐明某一道理)

但要注意一点,二者并不是绝对的划分开来,即使是“说物”,也不会是单纯的只介绍某一事物,往往会包含一些其他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对这一事物的看法等等),发人深思;而说理也同样需要对“物”的情态、原理等方面进行描绘,才能有效的说“理”。

三、主要考点及答题建议

1.考查题目(或标题)

说明文的题目往往会直接点出全文所要“说”的对象,说明对象所具有的典型特征,或直接点明全文主题等等。

(1)可能出现的考点:

①文章的标题有什么作用(以此为标题有哪些好处)?

②考生自己拟定标题(可能出现在客观题中,如:哪一项作为全文的标题最恰当?)

(2)答题建议:

针对这一类题目,可以迅速浏览一下全文各段的开头、结尾,确定全文的主要内容,而后主要从内容上与语言表达两方面进行分析。若是自己拟定(或选择)标题,一定要紧扣说明对象,具有概括性(对象的特征)。

2.考查“说”的对象

无论是“说物”文还是“说理”文,一般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处都能找到答案。

(1)可能出现的考点:

①关于全篇:问对象、问道理。

“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这篇文章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②关于细节:问特征。

“请概括xxx事物的特征”,“这篇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了xxx?”

(2)答题建议:

主要从三个位置找——文章标题、开头、结尾。(包括各段的开头与结尾)

3.考查说明顺序

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以及逻辑顺序。

(1)可能出现的考点:

“这篇文章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采用这种顺序有什么好处(作用)?”

(2)答题建议:

说明文的这三种说明顺序,都有其明显的标志,只要通读全文,一般都可以找到。要注意的是,有时候作者可能采用了两种说明顺序,将之相互融合,要根据具体文本全面考虑。

4.考查说明方法

说明文有许多说明方法,最常用的有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等。

(1)可能出现的考点:

直接问全文(或某一段、某几句、某一句)用了什么(哪些)说明方法,作用(好处)是什么。

(2)答题建议:

针对说明方法的考查,要求考生既要知道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还要知道每一种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在答题时,根据题目所给的范围(全文、某段、某句),回归文本,进行归纳总结。

在作答时,首先要直接写出采用的说明方法,如过有不止一种,要把自己最肯定的方法写在前面。其次,结合文章中的句子进行具体的分析,说明这样写的好处(作用)。

要注意,说明方法一般都是3个字的格式,不要将其与修辞方法相混淆。比如“打比方”的方法,若写成“比喻”就错了。

5.考查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有其独特之处——准确性,一般说明文都具有这一特点。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还可能有其他的特点,如简洁明了、形象生动等。

(1)可能出现的考点:

①词语

“加点词的含义、作用”(或赏析句中加点词语)

“xx词能否换成其他词语”

“xx词能否删去”等等。

②句子

“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作用是什么”(或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xxx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③全篇

结合具体例子概括本文的语言特色

(2)答题建议:

①解释某一个词语时,一定要回到原文中去,在上下文语境中去理解其含义。既要写出这个词语的本义(或表层含义),更要解释其深层含义。这就要求考生必须读懂文章,领会作者的意图。在回答能否删去某一词这类问题时,不能只回答“不可以”三个字,必须结合文本进行具体说明。

②赏析句子与赏析词语的方式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要回到文章中去分析。可以从句子的内容,表达方式,作用等方面入手。同样要挖掘出表层意下的引申义。

③是对全文语言的把控。在作答时,可以先用2-3个词语进行概括,如准确凝练、生动简洁(一般都是四字词格式)等等。之后再结合文中的句子进行具体的分析说明。

总体来说,只要在考试中不慌张,认真阅读题目与文章,把握全文主旨,注意文章细节(比如出现的数字、例子等),以及文中所用语言(比如“约”等概数词语,或引用的名言等),再结合题目有针对性的作答,就一定能在说明文阅读中取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