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程度的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但是在绘画教育实践中仍然有很多忽略儿童绘画的价值,影响了儿童美术绘画教学的效果。这种现象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儿童绘画过于技能性
儿童绘画教学不仅仅是技能上的练习,有些美术教学只注重临摹训练,过度强调老师示范,不根据儿童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使儿童在绘画中的宣泄和表达深受干扰,影响了儿童个性、富有生命力的存在价值。随着技能性的教学越来越明显,使儿童在绘画技巧上越来越成熟,但是他们失去了童年最珍贵的东西——天真活泼的绘画天赋。例如:某些培训班上课的时候,给孩子选择一幅作品,然后照着临摹,有什么不会的就提问。虽然孩子在上课期间把这幅作品复制了出来,但是缺少了许多自由想象的气息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这种技能性的绘画教学方式,不光使儿童脱离了其成长生活,同时也影响了儿童自身的成长。
2、儿童绘画过于成人性
儿童绘画教学难免会有成年人干预的影子,尤其是孩子绘画内容的选择、绘画方法等。许多老师上课的时候按照自己的备课教学,即使课堂丰富精彩,也避免不了一些意外事件,因为儿童的好奇心特别丰富,总喜欢对自己好奇的事物问东问西,并奇思妙想的加入一些东西到自己的作品中,甚至出现一些让老师头痛的画面,以至于否认他们的作品。绘画教学太过于专业化,远离儿童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失去了上课的兴趣,也抹杀其创作天赋。
还有老师们给儿童规定的绘画定义。所谓定义就是:画面不要太空、不能太偏,绘画的形状应该是什么、构图是什么……这样,儿童的思维完全被控制住了,没有自己的创作绘画的空间。这种定义式的教学,使儿童成为了一个被动者,完全失去了自由绘画的创作模式。而且,对儿童的绘画以及审美能力和个性化的发展是有害而无益的。儿童一旦接受了这种定义式的训练,他们就不会再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他们的作品也会变得拘谨,统一性了。也使我们很难发掘儿童绘画中最珍贵的作品。
当然,这也缺少不了老师对作品的评价,老师用自己认知世界的眼光去评价儿童的作品,他们更注重的是作品像或不像,好与不好,从而缺少了对儿童主观的评价。例如:某些课堂上,一个男孩子把绿色的草地画成了黑黑的,老师就狠狠的批评了他,使他的精神状态跌落低谷,上课都心不在焉的。其实小男孩绘画的黑草地并没有过错,或许跟自己的经历有关,如果老师能够细心一点的话,就应该多关注一下他。不仅不能责备,而是应该了解关心小男孩,然后引导小男孩画出正确的作品。这样,他才不会对上课失去兴趣,更不会对绘画也失去兴趣。